(通讯员:崔芳芳 叶泓嘉,审核:佘同辉 程梦琳)11月1日,咸宁市红十字“三献”工作志愿服务队走进湖北科技学院,开展面向学校和社会群体的初级救护员培训。本次培训吸引72名医学生及16名社会人士共88人参与,将急救知识传递给更广泛的社会公众,着力培养关键时刻“敢出手、会施救”的第一目击者。

活动开篇,服务队队长潘占军致辞。他结合鲜活案例,深入浅出阐释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三献”工作的社会价值,表达对培训的殷切期许,鼓励学员以掌握急救技能为起点,传递温暖与希望。
理论授课环节,“小满科普团”队长汪娟老师以真实急救事件为切入点,将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场景化操作指南。在讲解关键要点时,她借助模拟人教具进行现场演示,并配合赵淑娟老师的同步动作拆解,使抽象的急救规范变得直观明了。上午课程结束后,全体学员参加了理论考核。


下午实操采用“6组精细化教学”模式,每组配备1名资深教师与2名助教,确保“手把手”指导覆盖每位学员。“按压垂直用力,频率保持100-120次/分钟”的提醒声此起彼伏,学员们专注练习心肺复苏按压、三角巾包扎等核心技能,从生涩模仿到熟练规范,细节中尽显对生命的敬畏。学员小叶反复调整跪姿与按压节奏,直至动作达标;学员王女士在老师指导下掌握头部包扎技巧后,兴奋地记录这一实用技能。最终,88名学员全员通过严格考核。



“急救是‘防患于未然’的底气,不愿再因束手无策而留下留憾。”服务队成员的感言道出初心。此次培训不仅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扎根人心,更让医学人文精神与红十字志愿精神交融生辉。未来,服务队将持续推动急救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让微光汇聚成炬,照亮每一个紧急时刻,共同筑牢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