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最新动态
  •   >   通知公告
  •   >   正文
  • 最新动态

    校际携手探思政 数智融合育新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湖北科技学院共商课程思政创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5-05-15    通讯员:吴文翰 潘丹  浏览次数:

    (通讯员:吴文翰 潘丹,审核:佘同辉 程梦琳)5月1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贵洲教授、空间信息系主任周琪博士一行莅临湖北科技学院,就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专题交流。湖北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曾志刚、基础医学院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馆长廖文莉副教授及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团队热情接待,双方通过实地参观、技术体验与深入座谈,共同探寻数智技术赋能思政育人的新路径。

    活动首站,廖文莉副教授带领来宾走进湖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馆内五大展区错落有致,3000余件人体标本有序陈列,从胚胎发育的奇妙过程到病理组织的复杂形态,全方位呈现生命奥秘与医学严谨。廖文莉重点介绍馆内“明末古尸”等珍稀标本,它们既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更是鲜活的教育载体。作为湖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该馆构建起独特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实物展示与专业讲解,在专业教学、社会服务及生命伦理教育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来访专家直观感受到场馆育人的独特魅力。

    紧接着,双方来到课程思政虚拟仿真中心,沉浸式体验混合现实(MR)教学环境的独特魅力。戴上头戴式设备,郑贵洲教授等人仿佛置身于虚实交融的教学场景中,既能清晰地观察实体标本的细节,又能与虚拟场景实现自然交互。在这样的环境下,心肺复苏操作的规范流程、人体解剖结构的精妙构造等教学内容变得触手可及。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思政理论转化为生动具象的教学场景,极大增强了教学的现场感与代入感,充分展现出湖北科技学院“三维融合、数智赋能”的课程思政特色。

    座谈会上,湖北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曾志刚全面介绍了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建设成果,包括“虚拟仿真+智能评测+云端资源”一体化平台及数十门特色精品课程的开发经验。郑贵洲分享了测绘地理信息类课程思政的改革举措,强调将学科特色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并推荐了《测绘地理信息类课程思政案例》教材。双方一致认为,课程思政建设需坚持全员参与、全程融入的原则,通过校际协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共同破解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两校之间的友谊,更在数智技术应用、实践教学融合等方面激发了新思路。未来,双方计划在思政资源共建、教师能力培训、虚拟仿真课程开发等领域深化合作,积极探索“校际协同+技术赋能”的育人新模式,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牢记“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创新技术为支撑,以协同育人为核心,共同书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下一条:学校党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基础医学院工作动员会召开

    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  地址:咸宁大道88号,医药楼1栋、2栋 电话:0715-815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