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教学工作
  •   >   教学动态
  •   >   正文
  • 教学工作

    机能学实验室召开卫生考核标准专题会

    发布日期:2025-10-15    通讯员:  浏览次数:

    (通讯员:丁洁琼,审核:王柏军、蒋汝刚)“机能学实验的精准操作始于整洁的实验台,医学人才的职业素养源于日常的劳动践行。”10月9日,机能学实验室卫生考核标准专题会在机能会议室召开。会议聚焦“学生操作主导+师生双向监督”的卫生管理新模式,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入实验室管理细节,为医学实践教学注入育人新动能,生理学教研室和病理生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

    会议聚焦痛点:从“被动清扫”到“主动担当”的机制重构,以往,实验结束后,常有学生遗漏器械清洗、废液分类等环节,既影响设备寿命,也反映出劳动责任意识的缺失。生理教研室主任谢敏在开场中直击问题核心,她指出传统实验室卫生管理多采用“教师检查、学生整改”的单向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主体责任,与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存在差距。

    针对这一现状,会议重点审议了《机能学实验室卫生考核标准(学生操作+ 双向监督版)》。该标准以劳动教育理念为核心,将卫生工作细化为“实验前准备、操作中维护、结束后清理”全流程责任链:实验台清洁需达到“无试剂残留、仪器归位精准、标识清晰可辨”标准,废液分类需严格执行 “生化废液 - 锐器废物 - 普通垃圾” 三分法,设备维护需完成“表面除尘、功能核查、使用登记” 三步操作,每项指标均对应明确的学生操作规范与评分细则。

    教学秘书刘老师展示了配套的考核量表,量表创新性设置“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三维评价体系:学生完成清洁后先对照标准自我打分,再由同组同学交叉检查,最后教师结合操作过程给出终评,所有评分实时录入实验室管理系统形成动态档案。学生通过建立“卫生责任轮值表”实现从 “敷衍应付”到“主动规范”的转变。

    会议明确了双向监督的运行机制:实验室成立由师生组成的“卫生督查小组”,每周开展两次随机抽查,学生代表负责检查教师指导岗的卫生示范情况,教师负责审核学生操作的规范性;设立“红黑榜”公示栏,对连续三次获评优秀的小组授予 “劳动示范岗” 称号,对不达标的小组开展 “一对一” 指导整改。这种“师生互督、教学相长”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管理中的身份壁垒,将劳动教育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过程。

    在讨论环节,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曹霞主任提出卫生操作里藏着医学伦理教育, 她建议在标准中增加“人文关怀”指标,如实验动物遗体规范处理、实验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树立“敬畏生命、严谨治学”的职业信念,这一建议得到与会人员一致认可,进一步丰富了标准的思政内涵。

    该标准将于本月正式实施,实验室同步配套开展“劳动教育月”活动,通过“卫生操作技能竞赛”等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劳动创造价值、规范成就专业”的道理。此举不仅为医学类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更探索出一条“专业实践 + 劳动教育 + 思政引领”深度融合的育人路径。

    “清洁实验台的过程,也是锤炼医者初心的过程。” 参会的教师王柏军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这场实验室里的“变局”,正在将劳动教育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个医学学子的成长历程,为培养有温度、有担当的新时代医学人才筑牢根基。

    上一条:基础医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 下一条:生理学教研室开展兔类实验预实验

    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  地址:咸宁大道88号,医药楼1栋、2栋 电话:0715-815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