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学生工作
  •   >   日常管理
  •   >   正文
  • 学生工作

    当3D心脏“跳”出屏幕——医学可视化社团把心血管系统“做活”

    发布日期:2025-11-10    通讯员:阮文轩  浏览次数:

    (通讯员:阮文轩,审核:廖文莉 佘同辉 程梦琳)“咚、咚、咚——”伴随节奏分明的鼓点,一颗立体心脏在巨幅屏幕上骤然“破胸而出”:瓣膜开合、冠脉闪烁、血流喷薄,全场瞬间被这颗会呼吸的“数字心脏”点燃。10月26日晚,医药楼303教室,我校医学可视化社团以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跳”秀,拉开心血管系统专题研究的帷幕。

    “看懂它,才能画活它。”活动伊始,指导老师廖文莉便把1:1心脏解剖模型搬到讲台,现场“拆分”到第4级分支:先让左、右心房“退房”,再令主动脉弓“转身”,最后将二尖瓣腱索逐条展开。5分钟内,心脏的宏观外形、腔室结构、微循环路径被“一键三连”呈现,原本复杂的解剖结构瞬间有了清晰的“地理坐标”,让台下学生豁然开朗。

    “医学可视化=硬核知识×艺术冲动。”廖老师用自身经历为这个公式做注:当年为弄清窦房结血供,她连刷37例冰冻切片,只为在插画里让0.3 mm的结节“有温度”。“持续的兴趣能让灰色解剖学长出彩色翅膀”,这句真诚的寄语,让台下怀揣医学可视化梦想的“未来画师们”频频点头,更坚定了将专业与创意结合的信念。

    互动环节,社团黄舒萍抛出“双题”——如何一秒看出心脏收缩/舒张状态?怎样让静态图自带“BGM”?三分钟头脑风暴后,各小组的创意方案精彩纷呈。“动态插画”派提出,收缩期采用高饱和赤红搭配放射线条强化张力感,舒张期则转为淡粉底色与云雾曲线表现松弛态,以8 f/s的帧率就能让心跳“肉眼可见”;“静态线条”派支招,用5 px实线勾勒心肌外壁“承重”,1 px虚线描绘瓣膜体现“透气”感,再搭配低明度蓝灰背景聚焦视线;“色彩分层”派更给出精准方案,将心肌设为#C23535、瓣膜定为#FFE4E1、冠脉选用#FFD700,三阶色卡直接化作清晰的“结构导航条”。

    短短一小时,社团成员们先把“心脏”拆成系统知识,再将知识拼成鲜活创意,完成了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闭环。这不仅是一场创意研讨,更像是一次“未来手术”的预演。2025级临床医学专业刘同学感慨道:“原以为可视化只是‘画得像’,今天才懂核心是‘动得真、看得懂’,这种把专业知识转化为直观表达的能力,对未来临床工作太重要了。”

    上一条:基础医学院召开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座谈会 下一条:基础医学院召开职业规划大赛动员暨班干部培训会

    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  地址:咸宁大道88号,医药楼1栋、2栋 电话:0715-815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