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鋆,审核:潘丹 佘同辉 程梦琳)9月30日,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召开新学期工作例会,以“医学可视化驱动基地发展”为主题,规划医学科普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标本馆指导老师廖文莉、刘洁、潘丹,及医学可视化协会、讲解员团队、探秘社核心成员参会,聚焦“三维基地”建设与医学可视化任务深入交流。

廖文莉明确标本馆“省级科普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省级大思政课教育基地”的“三维基地”定位,强调其传播生命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落实思政教育的使命,提出医学可视化协会以创作为核心,联动探秘社与讲解员团队构建协同机制,明晰职责形成合力。围绕“资源广度决定科普深度”,廖文莉依托“科普中国”“湖北高校思政网”等平台提供专业引导,要求规范记录可视化作品创作流程与科普成果以作复盘依据,同时明确各团队需对接权威平台筛选专业时效素材,保障内容科学规范与思政导向,并建立全流程资料整理机制优化实效。在任务部署上,廖文莉将“年接待一万人次”目标分解为季度任务,为医学可视化协会定制计划:本学期完成人体解剖手绘、病理过程插画等作品,转化抽象知识并融入思政理念,策划3期可视化主题科普大讲堂;还针对各部门提出“因岗施训”方案,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会议最后,廖文莉寄语团队,希望医学可视化协会以作品为桥突破场馆限制,强调医学可视化是提升“三维基地”价值的关键。未来团队将持续以手绘、插画等形式挖掘医学知识和思政元素,向师生、社区及中小学传递生命科学与科学精神,履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助力“三维基地”实现更高质量、更广影响的发展目标。
